1-2岁语言发展 “分水岭”!这样练,宝宝表达力超同龄
2025-11-07 13:09:47

“宝宝1岁3个月了,只会说‘爸爸’‘妈妈’,其他词都不会?”“教娃说‘苹果’,他只会指着水果‘啊啊叫’,是不是语言发育慢?” 很多 1-2 岁宝宝家长都有过这样的焦虑 —— 这个阶段的宝宝,像个 “小迷糊”,能听懂大人说的话,却总没法清晰表达自己,要么蹦单音,要么靠手势比划。其实 1-2 岁是宝宝语言发展的 “关键积累期”,理解能力先于表达能力爆发,只要找对方法,配合专业引导,宝宝很快就能从 “啊啊叫” 变成 “会说话”!
很多家长觉得 “宝宝会说话才是语言好”,其实 1-2 岁宝宝的语言发展,“理解” 比 “表达” 更重要,出现下面这 3 个信号,说明宝宝正在悄悄攒 “说话力”:
能听懂简单指令:叫宝宝名字会回头,说 “把球递给妈妈” 会照做,甚至能区分 “你的”“我的”(比如知道 “这是宝宝的杯子”);
发音从 “单音” 到 “叠词”:从一开始的 “啊”“哦”,慢慢会说 “爸爸”“妈妈”“饭饭”“车车”,偶尔还会蹦出 “不要”“抱抱” 这类简单词;
用 “动作 + 声音” 表达需求:想要玩具会指着喊 “啊”,不想吃饭会摇头说 “不”,甚至会模仿大人的语气(比如学妈妈说 “乖乖”)。
京学爱尔福托育中心的托育师会通过 “场景化语言输入” 帮宝宝积累理解能力:比如喂饭时说 “宝宝张开小嘴巴,吃一口软软的南瓜泥,甜甜的”;玩玩具时说 “我们把红色的积木放在蓝色盒子里,1、2、3,放好啦”。同时设计 “发音模仿游戏”,比如用手偶学小猫叫 “喵~”,引导宝宝跟着发 “喵”,从单音开始慢慢过渡到叠词,每个宝宝的进度不同,托育师会一对一观察,不强迫、不催促,让宝宝在轻松氛围里敢开口。
家长们总想帮宝宝 “快点说话”,但很多做法反而会耽误语言发展,下面这 3 个坑一定要避开:
“过度包办” 代替表达:宝宝手指水杯,家长立马递过去,没给机会说 “要”“水杯”;其实应该放慢节奏,问 “宝宝是不是想要水杯?我们说‘水杯’好不好?”
用电子产品 “代替亲子交流”:给宝宝看动画片学说话,却忽略了面对面互动 —— 宝宝需要听大人的语气、看口型,才能模仿发音,屏幕里的声音没法替代;
“强迫说话” 引发抵触:宝宝说不出 “苹果” 就反复纠正 “不是‘果’,是‘苹果’”,甚至批评 “你怎么这么笨”,会让宝宝害怕开口,反而更沉默。
在京学爱尔福托育中心,托育师会避免 “一刀切” 引导:比如宝宝指玩具时,托育师会蹲下来和宝宝平视,笑着说 “宝宝想玩小熊对不对?小熊软软的,我们说‘小熊’,说完就给宝宝玩哦”;如果宝宝暂时说不出,也会先递玩具,下次再引导,不让宝宝有压力。同时,托育中心会控制电子产品使用,更多是托育师和宝宝的面对面互动,比如一起唱简单的儿歌、玩 “躲猫猫” 时说 “宝宝藏好啦!老师来找宝宝咯~”
看到这里家长会问,在家怎么对宝宝进行科学引导呢?其实,家长与宝宝的日常互动里就藏着语言启蒙“秘籍”,家长们可以试试这 3 个方法:
“碎碎念” 日常,不偷懒:做什么都跟宝宝 “说”—— 穿衣服时说 “我们先穿左边袖子,再穿右边袖子,扣上小扣子,真漂亮”;逛公园时说 “看,小鸟在树上飞,叽叽喳喳叫,宝宝听”,让宝宝浸泡在语言环境里;
选对绘本,“玩着读”:选画面简单、语言重复的绘本(比如《小熊宝宝绘本》《好饿的毛毛虫》),读的时候不用逐字念,而是指着画面说 “小熊在吃饭,宝宝也喜欢吃饭对不对”,还可以让宝宝指图,问 “哪个是小熊呀”;
玩 “语言小游戏”,练表达:玩 “词语接龙”(家长说 “苹果”,宝宝跟着说 “果”,慢慢引导说 “苹果”);玩 “模仿小动物”(学小狗叫 “汪汪”,学小鸡叫 “叽叽”),游戏里的语言宝宝更容易接受。
1-2 岁宝宝的语言发展,就像 “小种子发芽”,需要耐心等待,更需要科学的 “阳光和水分”。不用拿自家宝宝和别人比,有的宝宝先懂后说,有的宝宝先说后练,只要家长多陪伴、多互动,再配合京学爱尔福托育中心这样的专业引导,帮宝宝积累理解能力、建立开口自信,很快就能听到宝宝说出更多词语~
在京学爱尔福托育中心,有20 余种小精英成长活动,1150 个游戏方案,296 项婴幼儿早期发展观察评估,托育师会宝宝成长发育现状为宝宝制定“专属成长计划”,让宝宝在快乐玩耍中促进五大能力协调发展。
如果你觉得独自启蒙没头绪,不妨带宝宝来京学爱尔福托育中心体验下,看看专业托育师怎么用趣味互动帮宝宝解锁说话技能哟~
了解京学爱尔福托育中心
请扫码进入官方网站
服务热线
400-609-25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