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爱尔福婴幼中心

获取资料 联系电话

在线咨询 联系电话

加盟费用 联系电话

13811274383 联系电话

我要加盟
提交信息
首页>行业新闻>广州今年实施18项卫生健康重点工程 将加大托育服务供给
广州今年实施18项卫生健康重点工程 将加大托育服务供给
2023-03-02 10:03:57

    让人民群众不生病、少生病,就近看病、看得好病,随时看病、看得起病,让人民群众的全周期健康事事有人管、时时可咨询。

    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开局之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2月23日,2023年广州市卫生健康工作会议暨全市公立医院改革与高质量发展示范项目推进会召开,总结去年工作情况,并部署了新一年的重点任务,包括18项广州市卫生健康重点工程。

    据统计,2022年,广州市医疗卫生机构达6159个,床位达11.05万张,各类专业卫生技术人员达19.57万人;广州地区三甲医院由42家增至44家,“复旦榜”全国百强医院由9家增至10家,排名前十专科数量由40个增至41个;人均期望寿命达83.18岁(2021年),居民健康指标持续位居全国前列。


力争2023年50%城中村创成市卫生村

    2023年,公共卫生体系建设方面,广州市今年着力增强基层公共卫生治理水平,力争到2023年底,全市所有镇(街)公共卫生委员会达到“五好”建设标准;在城中村开展城区卫生村创建工作,力争2023年50%的城中村创成市卫生村;完善提升市、区疾控中心和4个区域检测中心检验检测能力,带动疾控系统市区一体化实验室信息化建设;实施“老年人肺炎疫苗免费接种专项工程”;实施“急救医疗能力提升工程”,建设急救医疗指挥中心、直属急救站点、网络医院三位一体的混合型院前急救体系。


院士项目助推顶尖医疗资源扩能惠民

    今年,广州市将通过“卫健重点项目‘攻城拔寨’工程”“院士项目惠民工程”等多项卫生健康重点工程,持续推进医疗高地建设,加速提升基层服务能力。

    具体来说,医疗高地建设方面,将加快推进医疗卫生领域11个市属重大民生项目建设;持续推进国家医学、区域医疗中心建设,加快省市共建五大医学中心建设;推进委属高水平特色医院建设,打造一批国内或国际技术一流、科研领先、人才集聚的临床重点专科和高新特色技术,争创国家精神、老年医学区域医疗中心;通过实施“院士项目惠民工程”,助推顶尖医疗资源扩能惠民;通过“重症救治能力提升工程”,进一步增加综合ICU床位和可转换重症床位数量,达到医院总设置床位的10%。


探索湾区区域内

医疗信息共享、检验结果互认

    广州市卫健委表示,今年还将全力推进《南沙方案》卫生健康领域重点任务,加快推进“港澳药械通”政策落地,推动南沙医疗机构开展国际医院评审认证,争取尽快与深圳、香港口岸对接实现非急危重患者的陆路转运;以港澳居民健康服务中心为依托,引进香港医疗技术与管理人员,学习借鉴先进经验和做法,创建“港式”医疗管理运营机制模式,实现“长者医疗券”在院使用、商业医疗保险直接支付和跨境保险结算等;加快推进省中医院南沙医院、市妇儿中心南沙院区等医疗机构建设;推动湾区医学专科联盟建立,探索湾区区域内实现医疗信息共享、检验结果互认、双向转诊服务的有效路径,以及重症传染病人会诊机制、紧急医疗救援联动机制;充分发挥港资独资全科门诊部、联合医务工作室等医疗机构作用,为更多来广州从业就业创业的港澳居民、海外人士提供优质医疗服务。


实施“生育友好工程” 增加托育服务供给

    今年,广州市将持续推进健康广州行动。推广普及“中国居民健康素养66条”,指导白云区、南沙区创建省级健康区,力争2023年居民健康素养水平达到38%。

    面对目前的人口发展趋势,广州市卫生健康委提出了多种举措应对。

    其中包括,落实优化生育政策配套措施,推动相关配套政策落地,实施“生育友好工程”,开展生育支持措施调查研究。打造全国婴幼儿照护服务示范城市,有效增加服务供给,2023年全市3岁以下婴幼儿托位数达到6.5万个,每千人口拥有托位数4.0个;新增不少于30家社区普惠托育试点机构和1000个普惠托位,推动公立医疗机构为职工提供福利性、普惠性托育服务。持续推广市、区两级示范机构工作经验,创建22个省级示范托育机构。推进市级示范性托育综合服务中心建设,全市开展卫生保健评价的机构不少于1100家。

    同时,加强新时代老龄健康工作。全市二级及以上综合性医院、中医医院(含中西医结合医院)设立老年医学科的比例达到55%,为老年人提供健康服务的医疗卫生机构100%建成老年友善医疗卫生机构。全市建成不少于22个老年友好型社区。


2023年全市卫生健康重点工程(摘要)

  1.基层党建提质工程

  2.廉洁医院深耕工程

  3.医防融合示范工程

  全面建设妇幼保健三级网络服务体系、消化系统疾病防治体系、精神卫生服务体系、针灸服务体系、粤港澳大湾区重大传染病防治体系等五大医防融合示范体系。

  4.“互联网+医疗健康”示范创建工程

  努力构建覆盖诊前、诊中、诊后的线上线下一体化的医疗服务模式,推动全市公立医院接入广州市检验检查结果互认平台,实现150家公立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卫生院)接入“广州健康通”。

  5.卫健重点项目“攻城拔寨”工程

  推进医疗卫生领域“3+4+4”重大民生项目建设,即:市中医医院新址、市胸科医院门诊楼、医疗保障楼及综合住院楼、市十二医院易址新建项目实体完工;继续推进市一医院整体扩建、市八医院三期、市惠爱医院芳村院区明泽楼、广医附属第三医院医技综合楼项目建设;争取市紧急医学救援指挥中心、市妇儿中心创新大楼、市疾控中心改扩建、市应急医院项目立项。

  6.院士项目惠民工程

  全面展开院士项目惠民工作,包括钟南山院士重大和突发传染病诊治技术和产品孵育转化研究体系项目、宋尔卫院士区域乳腺肿瘤防治示范体系项目、侯凡凡院士居家腹膜透析质量体系项目。

  7.重症救治能力提升工程

  持续提升三级医院重症救治能力,进一步增加综合ICU床位和可转换重症床位数量,达到医院总设置床位的10%。建强多学科专家组、诊疗技术支持团队,组建市级机动重症医疗队,成立重大传染病救治专科联盟;建立全市重症救治设备统筹调拨机制,明确基层医疗机构配备药品、医疗设备目录清单并督促落实配备。

  8.基层服务能力提升工程

  2023年培养不少于3500名基层医生;确保本市重点人群签约服务覆盖率达到80%,居民满意度和续约率达到80%;力争2023年底超过50%的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达到国家推荐标准,确保居民电子健康档案建档率超过90%。充分发挥医疗集团牵头医院对基层技术帮扶作用,同时推动医疗集团内二级以上医院优先向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预留一定比例的专家号源,实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门急诊服务量较上一年有较大提升,力争基层医疗机构诊疗量占比达到40%。

  9.中医药固基强能工程

  打造6个特色治未病服务示范区,形成中医治未病干预标准及服务方案。由市级中医院牵头组建覆盖11个区的各种形式的医联体,加强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业务指导。在基层卫生医疗机构建设140个市三级名中医工作室,形成“一对一”师带徒模式,强化基层中医适宜技术培训,提升基层中医药人才素质。2023年底,全市100%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能提供中医药服务,15%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中医馆完成内涵建设,5%的社区卫生服务站、村卫生室建设“中医阁”。

  10.“五好”镇(街)全覆盖工程

  推进全市11个区、176个街(镇)、2806个村(社区)公共卫生委员会积极探索、大胆实践。力争到2023年底,全市所有镇(街)公共卫生委员会达到“五好”建设标准。

  11.全症状多病原体监测工程

  优化各部门信息共享机制,优化传染病症状监测,强化病原体监测,提升监测信息化水平,组建专业监测预警分析团队。

  12.老年人肺炎疫苗免费接种专项工程

  为广州市65周岁及以上常住老年人免费接种23价肺炎球菌疫苗,预估2023年符合肺炎疫苗接种条件且有意愿接种的目标人群数为17.5万人,计划接种14万人以上,确保接种率超80%。

  13.急救医疗能力提升工程

  将市紧急医学救援指挥中心建设成为集海陆空立体救援指挥调度、院前急救、突发事件紧急医学救援、重大活动医疗保障、急救与灾难医学培训、应急物资储备等功能于一体的全方位的急救中心(紧急救援中心);以实现平均10分钟到达急救现场为目标,探索在复合型模式下的指挥中心、网络医院、区域急救医疗中心以及直属急救站点的高效运行机制,优化急救医疗资源布局。

  14.妇幼健康服务扩面工程

  适龄妇女免费“两癌”筛查范围服务对象从户籍适龄妇女扩大到常住适龄妇女,2023年为至少7万名适龄妇女实施免费“两癌”筛查。进一步扩大适龄女生HPV疫苗免费接种数量,做到“愿接尽接”。

  15.职业健康“双网共建”工程

  完善职业病防治“1+11+N”三级职业病诊疗服务网络;建强职业健康监督执法网络。

  16.生育友好工程

  一是落实生育支持配套措施。制定对符合法律、法规规定生育二孩以上的家庭购买首套自住住房提高公积金借款最高额度的政策。建立积极生育支持政策体系,开展生育补贴、住房、休假等配套措施调查研究。二是推进孕产期、新生儿保健特色专科示范单位创建工作,加强危重孕产妇和儿童救治中心建设。三是加大托育服务供给,按照省级示范标准创建22家示范性托育机构,2023年全市开展卫生保健评价的机构不少于1100家,3岁以下婴幼儿托位数达6.5万个,每千常住人口托位数达4.0个。推广普惠托育,创建不少于30家社区普惠托育试点机构,新增1000个普惠托位,推动公立医疗机构为职工提供福利性、普惠性托育服务

  17.卫健法治“三个三”工程

  18.信用监管“提效助企”工程


来源:广州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 版权声明:以上图文,来源网络,贵在分享,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标签: 托育服务
分享到:
广州今年实施18项卫生健康重点工程 将加大托育服务供给
2023-03-02 10:03:57

    让人民群众不生病、少生病,就近看病、看得好病,随时看病、看得起病,让人民群众的全周期健康事事有人管、时时可咨询。

    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开局之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2月23日,2023年广州市卫生健康工作会议暨全市公立医院改革与高质量发展示范项目推进会召开,总结去年工作情况,并部署了新一年的重点任务,包括18项广州市卫生健康重点工程。

    据统计,2022年,广州市医疗卫生机构达6159个,床位达11.05万张,各类专业卫生技术人员达19.57万人;广州地区三甲医院由42家增至44家,“复旦榜”全国百强医院由9家增至10家,排名前十专科数量由40个增至41个;人均期望寿命达83.18岁(2021年),居民健康指标持续位居全国前列。


力争2023年50%城中村创成市卫生村

    2023年,公共卫生体系建设方面,广州市今年着力增强基层公共卫生治理水平,力争到2023年底,全市所有镇(街)公共卫生委员会达到“五好”建设标准;在城中村开展城区卫生村创建工作,力争2023年50%的城中村创成市卫生村;完善提升市、区疾控中心和4个区域检测中心检验检测能力,带动疾控系统市区一体化实验室信息化建设;实施“老年人肺炎疫苗免费接种专项工程”;实施“急救医疗能力提升工程”,建设急救医疗指挥中心、直属急救站点、网络医院三位一体的混合型院前急救体系。


院士项目助推顶尖医疗资源扩能惠民

    今年,广州市将通过“卫健重点项目‘攻城拔寨’工程”“院士项目惠民工程”等多项卫生健康重点工程,持续推进医疗高地建设,加速提升基层服务能力。

    具体来说,医疗高地建设方面,将加快推进医疗卫生领域11个市属重大民生项目建设;持续推进国家医学、区域医疗中心建设,加快省市共建五大医学中心建设;推进委属高水平特色医院建设,打造一批国内或国际技术一流、科研领先、人才集聚的临床重点专科和高新特色技术,争创国家精神、老年医学区域医疗中心;通过实施“院士项目惠民工程”,助推顶尖医疗资源扩能惠民;通过“重症救治能力提升工程”,进一步增加综合ICU床位和可转换重症床位数量,达到医院总设置床位的10%。


探索湾区区域内

医疗信息共享、检验结果互认

    广州市卫健委表示,今年还将全力推进《南沙方案》卫生健康领域重点任务,加快推进“港澳药械通”政策落地,推动南沙医疗机构开展国际医院评审认证,争取尽快与深圳、香港口岸对接实现非急危重患者的陆路转运;以港澳居民健康服务中心为依托,引进香港医疗技术与管理人员,学习借鉴先进经验和做法,创建“港式”医疗管理运营机制模式,实现“长者医疗券”在院使用、商业医疗保险直接支付和跨境保险结算等;加快推进省中医院南沙医院、市妇儿中心南沙院区等医疗机构建设;推动湾区医学专科联盟建立,探索湾区区域内实现医疗信息共享、检验结果互认、双向转诊服务的有效路径,以及重症传染病人会诊机制、紧急医疗救援联动机制;充分发挥港资独资全科门诊部、联合医务工作室等医疗机构作用,为更多来广州从业就业创业的港澳居民、海外人士提供优质医疗服务。


实施“生育友好工程” 增加托育服务供给

    今年,广州市将持续推进健康广州行动。推广普及“中国居民健康素养66条”,指导白云区、南沙区创建省级健康区,力争2023年居民健康素养水平达到38%。

    面对目前的人口发展趋势,广州市卫生健康委提出了多种举措应对。

    其中包括,落实优化生育政策配套措施,推动相关配套政策落地,实施“生育友好工程”,开展生育支持措施调查研究。打造全国婴幼儿照护服务示范城市,有效增加服务供给,2023年全市3岁以下婴幼儿托位数达到6.5万个,每千人口拥有托位数4.0个;新增不少于30家社区普惠托育试点机构和1000个普惠托位,推动公立医疗机构为职工提供福利性、普惠性托育服务。持续推广市、区两级示范机构工作经验,创建22个省级示范托育机构。推进市级示范性托育综合服务中心建设,全市开展卫生保健评价的机构不少于1100家。

    同时,加强新时代老龄健康工作。全市二级及以上综合性医院、中医医院(含中西医结合医院)设立老年医学科的比例达到55%,为老年人提供健康服务的医疗卫生机构100%建成老年友善医疗卫生机构。全市建成不少于22个老年友好型社区。


2023年全市卫生健康重点工程(摘要)

  1.基层党建提质工程

  2.廉洁医院深耕工程

  3.医防融合示范工程

  全面建设妇幼保健三级网络服务体系、消化系统疾病防治体系、精神卫生服务体系、针灸服务体系、粤港澳大湾区重大传染病防治体系等五大医防融合示范体系。

  4.“互联网+医疗健康”示范创建工程

  努力构建覆盖诊前、诊中、诊后的线上线下一体化的医疗服务模式,推动全市公立医院接入广州市检验检查结果互认平台,实现150家公立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卫生院)接入“广州健康通”。

  5.卫健重点项目“攻城拔寨”工程

  推进医疗卫生领域“3+4+4”重大民生项目建设,即:市中医医院新址、市胸科医院门诊楼、医疗保障楼及综合住院楼、市十二医院易址新建项目实体完工;继续推进市一医院整体扩建、市八医院三期、市惠爱医院芳村院区明泽楼、广医附属第三医院医技综合楼项目建设;争取市紧急医学救援指挥中心、市妇儿中心创新大楼、市疾控中心改扩建、市应急医院项目立项。

  6.院士项目惠民工程

  全面展开院士项目惠民工作,包括钟南山院士重大和突发传染病诊治技术和产品孵育转化研究体系项目、宋尔卫院士区域乳腺肿瘤防治示范体系项目、侯凡凡院士居家腹膜透析质量体系项目。

  7.重症救治能力提升工程

  持续提升三级医院重症救治能力,进一步增加综合ICU床位和可转换重症床位数量,达到医院总设置床位的10%。建强多学科专家组、诊疗技术支持团队,组建市级机动重症医疗队,成立重大传染病救治专科联盟;建立全市重症救治设备统筹调拨机制,明确基层医疗机构配备药品、医疗设备目录清单并督促落实配备。

  8.基层服务能力提升工程

  2023年培养不少于3500名基层医生;确保本市重点人群签约服务覆盖率达到80%,居民满意度和续约率达到80%;力争2023年底超过50%的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达到国家推荐标准,确保居民电子健康档案建档率超过90%。充分发挥医疗集团牵头医院对基层技术帮扶作用,同时推动医疗集团内二级以上医院优先向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预留一定比例的专家号源,实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门急诊服务量较上一年有较大提升,力争基层医疗机构诊疗量占比达到40%。

  9.中医药固基强能工程

  打造6个特色治未病服务示范区,形成中医治未病干预标准及服务方案。由市级中医院牵头组建覆盖11个区的各种形式的医联体,加强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业务指导。在基层卫生医疗机构建设140个市三级名中医工作室,形成“一对一”师带徒模式,强化基层中医适宜技术培训,提升基层中医药人才素质。2023年底,全市100%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能提供中医药服务,15%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中医馆完成内涵建设,5%的社区卫生服务站、村卫生室建设“中医阁”。

  10.“五好”镇(街)全覆盖工程

  推进全市11个区、176个街(镇)、2806个村(社区)公共卫生委员会积极探索、大胆实践。力争到2023年底,全市所有镇(街)公共卫生委员会达到“五好”建设标准。

  11.全症状多病原体监测工程

  优化各部门信息共享机制,优化传染病症状监测,强化病原体监测,提升监测信息化水平,组建专业监测预警分析团队。

  12.老年人肺炎疫苗免费接种专项工程

  为广州市65周岁及以上常住老年人免费接种23价肺炎球菌疫苗,预估2023年符合肺炎疫苗接种条件且有意愿接种的目标人群数为17.5万人,计划接种14万人以上,确保接种率超80%。

  13.急救医疗能力提升工程

  将市紧急医学救援指挥中心建设成为集海陆空立体救援指挥调度、院前急救、突发事件紧急医学救援、重大活动医疗保障、急救与灾难医学培训、应急物资储备等功能于一体的全方位的急救中心(紧急救援中心);以实现平均10分钟到达急救现场为目标,探索在复合型模式下的指挥中心、网络医院、区域急救医疗中心以及直属急救站点的高效运行机制,优化急救医疗资源布局。

  14.妇幼健康服务扩面工程

  适龄妇女免费“两癌”筛查范围服务对象从户籍适龄妇女扩大到常住适龄妇女,2023年为至少7万名适龄妇女实施免费“两癌”筛查。进一步扩大适龄女生HPV疫苗免费接种数量,做到“愿接尽接”。

  15.职业健康“双网共建”工程

  完善职业病防治“1+11+N”三级职业病诊疗服务网络;建强职业健康监督执法网络。

  16.生育友好工程

  一是落实生育支持配套措施。制定对符合法律、法规规定生育二孩以上的家庭购买首套自住住房提高公积金借款最高额度的政策。建立积极生育支持政策体系,开展生育补贴、住房、休假等配套措施调查研究。二是推进孕产期、新生儿保健特色专科示范单位创建工作,加强危重孕产妇和儿童救治中心建设。三是加大托育服务供给,按照省级示范标准创建22家示范性托育机构,2023年全市开展卫生保健评价的机构不少于1100家,3岁以下婴幼儿托位数达6.5万个,每千常住人口托位数达4.0个。推广普惠托育,创建不少于30家社区普惠托育试点机构,新增1000个普惠托位,推动公立医疗机构为职工提供福利性、普惠性托育服务

  17.卫健法治“三个三”工程

  18.信用监管“提效助企”工程


来源:广州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 版权声明:以上图文,来源网络,贵在分享,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标签: 托育服务
分享到:
相关阅读

电话:400-609-2596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上地五街九号方正大厦一层,京学集团总部
邮编:100085
邮箱:info@amfababy.com
电话:400-609-2596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上地五街九号方正大厦一层,京学集团总部
邮编:100085
邮箱:info@amfababy.com
官方公众号
官方视频号
官方微博
虫洞订阅号

京ICP备17038558号-1 京ICP备17038558号-1 营业执照信息查询

©Copyright 北京爱尔福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