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配套了面向职工的托育中心,双职工家庭的我们才有勇气生下二宝!”2021年底,泸州市职业技术学院广泛征集教职工意见建议后,主动参与泸州市第一批托育试点探索实践,今年的招生刚启动没多久,该院职工丁瑞赞就为二宝申请了托位。
近年来,为进一步鼓励生育,加大托育服务供给力度,在政府部门倡导下,一些由产业园区、企事业单位兴办的普惠性托育园,在四川各地逐渐兴起。然而,由于托育园建设投入高、运营标准高、看护责任重,即便托育需求旺盛,不少单位在具体实施中仍面临诸多现实难点。单位办托究竟“路”在何方?《工人日报》记者进行了深入采访。
将托育服务作为人才引进配套措施
月收费千余元、接送距离近、师资食宿可靠……与市场动辄数千甚至上万元的托育机构相比,丁瑞赞觉得学校办托的决策,真是为职工送了一份“超值普惠大礼包”,解了很多人的后顾之忧。
“目前3个班有80多个托位,生源未满时,除了内部职工子女,托育园也会向学院周边的泸州科教园区、川南自贸区、临港工业区等地职工开放,收费标准会有所不同。”泸州市职业技术学院相关负责人陈雄介绍,根据泸州当地政策,学校所在街道社区一次性给予每个托位300元补贴,学校投放20万元/年的运营补贴,并对其他费用进行兜底。
“托育不仅是帮着带孩子,更要在孩子身心发展关键时期发挥作用。”坐落于四川成都的电子科技大学,早在2019年便启动了托育中心的建设。其托育中心负责人毛艳燕告诉记者,很多国内外青年人才非常看重小孩婴幼儿阶段的专业化培育,因此托育中心在创办之初,就将托育服务作为人才引进的重要配套设施,从中心建设、人员配置到运营以来的各项开支,学校都给予了很大投入。
据介绍,电子科技大学托育中心建筑面积为 1512 平方米,室外活动场地面积为 300 平方米,设计最大托位数145个,可开设8个班级,其中包含乳儿班、托小班及托大班,为0~3岁婴幼儿提供全日托、半日托、计时托等服务。
“学校经常带着拟引进的青年人才来参观,一些有托育需求的学校新引进人才,正式入校后第一件事就是来托育中心为孩子办理入园。”毛艳燕说。
单位托育是退而求其次的最优选
记者在采访过程中发现,单位办托育每一项工作都非常具体。根据国家相关规定,托育中心不仅对场地设施有硬性要求,还要按需配备早幼教托育老师、儿保、康复医生、护理、营养、生活等专业的医育结合综合保育队伍。
目前,电子科技大学托育中心有50名幼儿,大多集中在2~3岁,分4个班级管理。这意味着要配备16名托育老师,而幼儿的教育、回应性照护、早期发展以及保育等工作岗位都具有较强的专业性。
毛艳燕算了一笔账,由于主要服务于高学历、高薪资的高层次人才家庭,该托育中心比照市场中高档机构打造,综合人员工资、水电费、餐费、设施设备维护等产生的费用,每月投入的运营成本是一笔不小的金额。目前,该校每托位收费已经实际超出大众认为的普惠范畴。
但该校部分受访教职工认为,社会托育机构鱼龙混杂,即便自己承担的费用不低,靠谱、安全、便捷,且投放了普惠职工的托育资金的自家单位托育园,已是退而求其次后的最优选择。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虽然一些企事业单位有提供普惠性托育服务的意愿,但建设投入高、运营标准高、看护责任较重等办学难点将其“劝退”。
“本打算利用闲置用房,开办职工托育中心,经过前期调研后,决定暂时搁置。”成都一家拥有数万名职工的国企工会主席杨雪说,原计划依托企业成立托育中心,真正提上日程讨论后发现,场地、人员,还有平时的运营投入成本,单凭企业的力量,很难支撑普惠性托育园的建设和运营。
政策托举出实招才能见实效
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卫生健康委联合下发的《支持社会力量发展普惠托育服务专项行动实施方案(试行)》,对于承担一定指导功能的示范性托育服务机构、社区托育服务设施,中央预算内投资按每个新增托位给予1万元的补助。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利用自有土地或设施新建、改扩建托育服务设施,并对社会开放普惠性托位的,也可纳入以上两类支持范围。
多家受访单位表示,科学的成本分担机制需要结合实际诉求,维持长久的符合标准的托育服务,后续仍需要公共服务资金的介入来共同支撑。
“能否探索建立一种政府、园区、企业、职工等多方费用合理分摊机制,共同降低职工托育成本,解决职工托育难题?”全程参与一家工业园区的托育园建设后,成都彭州市总工会党组成员、副主席王希忠,一直关注且深入思考如何减轻职工托育费用负担。他认为,为职工托育减负,就必须在用人单位资金投入上做减法,因此,政府在政策托举上必须出实招才能见实效。
“国家推动企事业单位开办托育机构是一条不错的路径,但目前难度很大。”毛艳燕的另一个身份是四川省首届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服务专家库专家。
她表示,鉴于婴幼儿托育的刚性特点,托育事业需要奉献和担当,不能走产业化路线,普惠性、公益性托育中心应是市场的主体。“建议从顶层设计入手,一方面,国家从税收、补贴、政策上加大对企业的支持力度;另一方面,加强对企业的引导、督促,甚至纳入考核指标等,多措并举提升企业特别是大中型国有企业参加托育事业的积极性。”
来源:工人日报
“学校配套了面向职工的托育中心,双职工家庭的我们才有勇气生下二宝!”2021年底,泸州市职业技术学院广泛征集教职工意见建议后,主动参与泸州市第一批托育试点探索实践,今年的招生刚启动没多久,该院职工丁瑞赞就为二宝申请了托位。
近年来,为进一步鼓励生育,加大托育服务供给力度,在政府部门倡导下,一些由产业园区、企事业单位兴办的普惠性托育园,在四川各地逐渐兴起。然而,由于托育园建设投入高、运营标准高、看护责任重,即便托育需求旺盛,不少单位在具体实施中仍面临诸多现实难点。单位办托究竟“路”在何方?《工人日报》记者进行了深入采访。
将托育服务作为人才引进配套措施
月收费千余元、接送距离近、师资食宿可靠……与市场动辄数千甚至上万元的托育机构相比,丁瑞赞觉得学校办托的决策,真是为职工送了一份“超值普惠大礼包”,解了很多人的后顾之忧。
“目前3个班有80多个托位,生源未满时,除了内部职工子女,托育园也会向学院周边的泸州科教园区、川南自贸区、临港工业区等地职工开放,收费标准会有所不同。”泸州市职业技术学院相关负责人陈雄介绍,根据泸州当地政策,学校所在街道社区一次性给予每个托位300元补贴,学校投放20万元/年的运营补贴,并对其他费用进行兜底。
“托育不仅是帮着带孩子,更要在孩子身心发展关键时期发挥作用。”坐落于四川成都的电子科技大学,早在2019年便启动了托育中心的建设。其托育中心负责人毛艳燕告诉记者,很多国内外青年人才非常看重小孩婴幼儿阶段的专业化培育,因此托育中心在创办之初,就将托育服务作为人才引进的重要配套设施,从中心建设、人员配置到运营以来的各项开支,学校都给予了很大投入。
据介绍,电子科技大学托育中心建筑面积为 1512 平方米,室外活动场地面积为 300 平方米,设计最大托位数145个,可开设8个班级,其中包含乳儿班、托小班及托大班,为0~3岁婴幼儿提供全日托、半日托、计时托等服务。
“学校经常带着拟引进的青年人才来参观,一些有托育需求的学校新引进人才,正式入校后第一件事就是来托育中心为孩子办理入园。”毛艳燕说。
单位托育是退而求其次的最优选
记者在采访过程中发现,单位办托育每一项工作都非常具体。根据国家相关规定,托育中心不仅对场地设施有硬性要求,还要按需配备早幼教托育老师、儿保、康复医生、护理、营养、生活等专业的医育结合综合保育队伍。
目前,电子科技大学托育中心有50名幼儿,大多集中在2~3岁,分4个班级管理。这意味着要配备16名托育老师,而幼儿的教育、回应性照护、早期发展以及保育等工作岗位都具有较强的专业性。
毛艳燕算了一笔账,由于主要服务于高学历、高薪资的高层次人才家庭,该托育中心比照市场中高档机构打造,综合人员工资、水电费、餐费、设施设备维护等产生的费用,每月投入的运营成本是一笔不小的金额。目前,该校每托位收费已经实际超出大众认为的普惠范畴。
但该校部分受访教职工认为,社会托育机构鱼龙混杂,即便自己承担的费用不低,靠谱、安全、便捷,且投放了普惠职工的托育资金的自家单位托育园,已是退而求其次后的最优选择。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虽然一些企事业单位有提供普惠性托育服务的意愿,但建设投入高、运营标准高、看护责任较重等办学难点将其“劝退”。
“本打算利用闲置用房,开办职工托育中心,经过前期调研后,决定暂时搁置。”成都一家拥有数万名职工的国企工会主席杨雪说,原计划依托企业成立托育中心,真正提上日程讨论后发现,场地、人员,还有平时的运营投入成本,单凭企业的力量,很难支撑普惠性托育园的建设和运营。
政策托举出实招才能见实效
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卫生健康委联合下发的《支持社会力量发展普惠托育服务专项行动实施方案(试行)》,对于承担一定指导功能的示范性托育服务机构、社区托育服务设施,中央预算内投资按每个新增托位给予1万元的补助。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利用自有土地或设施新建、改扩建托育服务设施,并对社会开放普惠性托位的,也可纳入以上两类支持范围。
多家受访单位表示,科学的成本分担机制需要结合实际诉求,维持长久的符合标准的托育服务,后续仍需要公共服务资金的介入来共同支撑。
“能否探索建立一种政府、园区、企业、职工等多方费用合理分摊机制,共同降低职工托育成本,解决职工托育难题?”全程参与一家工业园区的托育园建设后,成都彭州市总工会党组成员、副主席王希忠,一直关注且深入思考如何减轻职工托育费用负担。他认为,为职工托育减负,就必须在用人单位资金投入上做减法,因此,政府在政策托举上必须出实招才能见实效。
“国家推动企事业单位开办托育机构是一条不错的路径,但目前难度很大。”毛艳燕的另一个身份是四川省首届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服务专家库专家。
她表示,鉴于婴幼儿托育的刚性特点,托育事业需要奉献和担当,不能走产业化路线,普惠性、公益性托育中心应是市场的主体。“建议从顶层设计入手,一方面,国家从税收、补贴、政策上加大对企业的支持力度;另一方面,加强对企业的引导、督促,甚至纳入考核指标等,多措并举提升企业特别是大中型国有企业参加托育事业的积极性。”
来源:工人日报
电话:400-609-2596
京ICP备17038558号-1 京ICP备17038558号-1 营业执照信息查询
©Copyright 北京爱尔福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